
(本文來自鈦媒體特色欄目“硅谷新公司”,連線鈦媒體硅谷記者站,每日速遞,硅谷新公司、新模式新動態)
與大企業招聘的流程化管理不同,初創公司往往沒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和招聘人員,招人的任務就自然地落在每個團隊成員的肩上。可是招人并非易事,如若事必 躬親,將耗費團隊成員本該用于產品開發和拓展業務的時間和精力。但早期員工對于初創公司又至關重要,一旦需要招人,都是十萬火急,所以在招賢選才時又不得 有半點馬虎和拖延。
與團隊理想的核心人才之間的溝通壁壘常常使得初創公司陷入非常尷尬的處境。他們往往要面臨的是超時的招聘周期、高額的招人成本還有不盡人意的招人結果。
硅谷一家以數據為驅動的公司——HireTeamMate就是要解決這一難題。它運用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等尖端技術,為成長型企業和初創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虛擬獵頭(Virtual Recruiter),將企業和初創公司在招聘環節面臨的三大挑戰一一擊破。

“我們用技術取代原先招人環節中人工的部分,讓企業能專注于招人核心的部分——考核面試和錄用上,為團隊迅速成長壯大提供效率和質量保障。”HireTeamMat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teven Jiang(江海慶)說。
定制化的人工智能獵頭顛覆傳統手動招人模式
Zenefits 把人力資源部移到云端,而HireTeamMate則是把職業的招聘人員(Recruiter)搬到云端。之前職業招聘人員做的重復性高的體力活在 HireTeamMate的平臺上都實現了自動化、機器化。目前,HireTeamMate利用數據挖掘,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為每一個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智能虛擬獵頭。虛擬獵頭能夠根據客戶本身信息和招人的需求,快速高效地定位和篩選人才。
定制一款屬于自己的智能虛擬獵頭很簡單。招聘經理只需要登錄自己的領英賬號(Linkedin),HireTeamMate的系統就可以迅速識別個人身份 和公司信息,與此同時背后的數據中心也在悄無聲息地處理和組裝與公司團隊相關的所有數據。幾十秒后,一款專屬的智能虛擬獵頭就定制成功了。智能虛擬獵頭可 以幫助招聘經理做大量繁瑣的招人工作,包括發布招聘廣告、定位賢才、篩選簡歷和協調面試時間。
“傳統的職業招聘人員的工作方式都差不多。拿到招聘要求后,就到各個網站去打廣告,給可能符合職位要求的人群發信息。收到大批簡歷后還要一份一份地閱讀篩 選。這種’廣撒網’的方式成本高、效率低,對于初創團隊的快速成長很不利。試想如果這些沒有專職招聘人員的初創公司采用這樣的傳統方式,那將要花費多少本 該用于技術開發和業務拓展的時間呀!” Steven說。
HireTeamMate顛覆了傳統的手動招人模式,從被動地等人理會到主動出擊。智能虛擬獵頭通過對于大量相關數據的深度挖掘和量化分析,能夠更精準地判斷一個人是否在找工作或者想換工作,更多元地評價一個人是否符合工作需求。而這一切都不需要人力參與。
“我們就是想把招人過程中的臟活累活都讓計算機去做,” Steven說,“讓公司專注在真正地選賢(Hiring),而讓虛擬獵頭來做前期的撒網和篩選(Recruiting)。”
與智能虛擬獵頭相補充,HireTeamMate還成功地將Uber的模式應用在招人上,雇傭了一批慧眼識珠的伯樂(Talent Scout),利用他們自己的社會網絡去找企業需要的“千里馬”。這些伯樂并不是HireTeamMate的全職員工,只是利用自己的閑散時間做為半職業的獵頭向企業推薦優質的候選人。
“目前,招人還是無法實現完全的機器化。如果完全通過搜集和分析網絡數據去招人,會遺漏那些并不喜歡在互聯網上留下痕跡的人才。特別是一些資歷很深的高 管,他們一般都是通過自己的人脈網絡獲知更好的工作機會。我們的伯樂團隊與數據化招人相互補充,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企業招人解決方案。”Steven說。
目前,HireTeamMate已經有五十多位伯樂。他們有的還在讀博士,有的是大公司的員工,甚至還有家庭主婦。HireTeamMate對于伯樂有著 嚴格的篩選,只有那些具備足夠廣的人脈網絡,同時溝通能力強,信譽好的人才能入選。“我們伯樂團隊中也有全職太太,但是她丈夫是硅谷科技公司的工程師,所 以她也可以接觸到很多和她丈夫背景相似的工程師。”HireTeamMate還為伯樂們邀請了Google的全職招聘人員和職業獵頭做周期性的專業培訓, 幫助伯樂們更好地了解企業的需求和人才的動向。
Steven還告訴記者,這些伯樂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利用各種渠道去找企業需要的人才。他們每推薦成功一個人,會拿到相應的推薦費。而根據要招的職位高低,推薦費也不一樣。